【产业动态】从“市场群”到“产业链”,株洲纺织服饰产业如何续写芳华——细说“15个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系列报道之三

发布日期:2018-07-02信息来源:株洲日报

  日前,《株洲市纺织服饰产业链发展规划(2018-2022)》(以下简称《规划》)制定出台,着眼全产业链协同、高质量发展,为我市纺织服饰产业,规划好了未来5年的发展蓝图。
  在“产业链战争”时代,株洲的纺织服饰产业链什么?链哪里?能否借此东风,续写株洲纺织服饰产业的芳华?到2022年末,全产业销售总收入1650亿元的预期目标能否实现?
  株洲有基础,产业链已有雏形
  从“小地摊”、“市场群”,到现在提出的“产业链”,株洲纺织服饰产业做大做强的火种始终不灭。
  在金冠市场总经理康健乐等株洲服饰人看来,《规划》的制定出台,对株洲的纺织服饰产业无疑是一针及时的“强心剂”。
  “放眼全国,没有什么地方,有我们株洲这样好的服饰产业基础。不论在什么场合,说到株洲服饰,我都是充满自豪的。”康建乐认为,不管是打造产业集群的市场群,还是连通上下游的全产业链发展,株洲的纺织服饰产业底气十足。
  作为《规划》的主要制定起草人,株洲市格雷特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张为金,对此深表认同。
  经过多年发展,芦淞市场群已经成为中南地区最大的服装批发市场群,“中国十大服装批发市场”“中国服饰名城”“中国服饰品牌孵化基地”等“国字头”荣誉,以及每年逾600亿元的市场交易额,无不证实着株洲的实力;
  白关服饰产业园、龙泉总部基地、大美新芦淞商贸物流园、小巨蛋、电商产业园、洗水工业园、船湾服饰产业园的建设,为我市纺织服饰产业的集群集聚、转型升级,提供了发展空间;
  东信棉业、银太纺织、富盛针织、深港制衣、万昌纺织、光大服装等20多家纺织材料企业的存在,以及茶陵、炎陵纺织材料生产基地被认定为“湖南省第一批承接产业转移纺织行业特色基地”,我市纺织材料产业的集聚效应,已开始凸显;
  “奔狐”“HX”等19个“中国服饰成长型品牌”,“韶峰”“新姿”“ 帅欧”“亚西欧”等10多个省级著名商标,7个湖南名牌产品,10个株洲名牌产品,以及汇聚自全国的4000多个服饰品牌,已让我市成为中南地区服饰品牌聚集区;
  ……
  张为金介绍,以成衣为最终产品的纺织服饰产业链,包括从纤维生产开始,经纱、布、染整直至服装加工的多个工业分支和中间环节。其中,纤维生产环节包括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的生产和加工;纺织环节包括纱线、机织和针织面料的生产和印染加工;辅料及配件环节包括扣子、拉链、缝纫线等的生产和加工;销售环节包括服装的分销、展示和零售等。各环节之间既相互联系,又自成一体。
  “放眼株洲纺织服饰产业的产业链,目前已拥有了上游的纺织、中游的成衣加工,以及下游的物流、服装贸易等。”他认为,株洲已经初步具备了打造产业集聚、快速发展的全产业链发展基础。
  补齐高端价值链,做活品牌、设计、自主创新等文章
  在纺织服饰全球产业价值链中,研发设计、市场营销、品牌管理等处于附加值的高端,加工、生产制造处于产业价值链的低端,而现代物流和市场营销是链接高、低两端产业链的重要中间环节。
  而我市各纺织服饰企业因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缺少自主品牌,使得其在全球化的国际分工中处于产业链的低端,这是影响其竞争力高低的关键。
  “提质产业价值链、增强行业自主创新能力、打造自有品牌,是现下的当务之急。”张为金说。
  《规划》明确,提质产业价值链,我市将大力实施“三品”(品种、品质、品牌)战略,其中关于品牌建设尤为浓墨重彩,提出了区域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设计师品牌和园区品牌5个品牌塑造方案。
  在区域品牌塑造方面,我市将启动株洲服饰品牌升级工程,由政府主导申报“芦淞服饰”、“醴陵船湾职业装”区域商标,培育并推荐“芦淞服饰”、“醴陵船湾职业装”申报“全国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通过不同方式授权区内企业共同使用。
  依托各特色产业园区,打造我市服饰产业发展的七张“金名片”,即智能生产看白关、总部经济看龙泉、现代物流看大美、时尚会展看汇美、电子商务看金岸、体验购物看市场、标志服饰看船湾,从而推动从“株洲市场”向“株洲品牌”提升。
  在塑造企业品牌方面,重点培育魔美名作、二狼狐轩、太平洋服饰、奔狐、勿用、韶峰等本土自主服饰品牌。组织开展“芦淞十大自主服装品牌”评选活动,对获选品牌予以表彰奖励。支持企业申报中国驰名商标,对获得驰名商标的企业给予奖励。创建2-3个年产值超过5亿元的智能制造企业品牌,1个年销售额超过50亿元的市场营销企业(商城)品牌。
  在设计师品牌方面,培育和引进一批基于互联网体系、具有全国影响力、国际知名的设计师、设计师知名作品超过200个的株洲服饰设计师群体品牌,创建2至3个以服饰设计为主题的设计师小镇或设计创意小镇(社区)。
  ……
  除了自主创新能力及品牌建设方面的欠缺,我市纺织服饰产业还存在总部型龙头企业缺乏、产品发布及市场营销推广能力不足等短板。
  尽管我市已拥有华升雪松、东信棉业、韶峰服饰、双双服饰等99家规模以上纺织服饰企业,但从行业整体来看,仍存在企业个体体量较小、综合实力不强、现代化水平不高、协同发展能力不足、各类要素资源不能共享、各自为战的现象,导致企业创新发展和综合竞争力相对较弱。
  对此,《规划》从培育总部型龙头企业、引进培育明星企业、做大做强做优制造企业3个方面,提出了优化企业链,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实力的具体方案。
  支持新芦淞集团做强做大,引进服饰品牌专业运营商、运营团队,组建株洲服饰运营公司,探索全产业链订单模式,打造株洲市服饰产业订单中心,促进企业由政府投资平台公司、开发商向服饰产业运营商转型升级。
  以芦淞市场群、龙泉总部基地、白关产业园、醴陵职业服饰产业园为依托,发挥行业协会、商会作用,通过政策引导、企业协商,在时机成熟时,组建大型服装企业集团,提升服装产业层次和服装产业整体竞争力。
  以打造中国知名女裤生产基地,加快建设中国女裤之都为战略目标,依托吉宇鸟、和盛、圣羽、恒星汇和琴依娜等服饰龙头企业,支持其开展智能制造、绿色制造、供应链管理、信息化管理技术改造与提升,重点发展以女裤为主的中高端品牌服装,打造集设计、生产和营销推广于一体的服装产业基地。
  做大做强纺织生产明星企业。依托东信集团,突破棉、毛、麻、丝天然纤维资源利用技术,加强高效、节能新型纺纱、织造工艺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实现纺织产品的多样化和高档化。
  支持湖南华升株洲雪松有限公司产品升级换代和新生产基地建设,使之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超高支苎麻面料、含麻多元复合面料等苎麻产品知名品牌和明星企业。
  此外,《规划》还明确了打造纺织服饰会展区域品牌的具体方案,通过探索成立“芦淞服饰”品牌发布中心、价格发现中心、服装指数中心,培育会展企业,强化会展宣传等措施,大力推介株洲纺织服饰产业。
  “一带一路”市场、工业纺织、纺织机械或为新方向
  全产业链发展,除了强链,还有重要的一环就是补链。
  “需要补上的,就是此前没有的,是挑战、更是机遇。”张为金说。
  在《规划》中,“一带一路”被反复提及。对此,张为金解释称,这并不是为了让规划“上接天线”,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大力实施,沿线国家将是我市纺织服饰产业的潜在市场。
  他认为,对外贸易,是我市纺织服饰产业实现新突破的重要实施路径和强力保障。我市政府相关部门、行业企业,应该抢抓“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机遇,紧密对接湘欧快线开通、株洲B保物流中心闭关运行等契机,瞄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需求市场,加快完善鼓励企业出口贸易和发展的财税、报关、法律等政策支撑体系,鼓励企业依据市场需求调整生产策略,定位产品结构,实现由内销为主向内外销并重的转变。
  值得注意的是,纺织服饰机械产业、产业用纺织品、健康纺织新材料及智能服饰等,被明确为需要补充发展的新型产业业态。
  《规划》指出,随着我国向纺织强国迈进,未来各类纺织服饰装备的新增产能及设备改造升级进程中存在重要的市场机会。可在充分调研基础上,在白关服饰产业园内,采取“园中园”模式,规划建设纺织服饰机械制造产业园,引进纺织机械、服饰机械、自动化工程、物流输送生产线,以及环保洗水加工、服饰洗涤及服饰智能化生产设备等配套企业。
  此外,《规划》还提出,推动纺织行业向发展产业用纺织品方向延伸、转型,发展过滤与分离用纺织品,包括中空纤维分离膜、微滤膜、超滤膜和反渗透膜产业化,发展饮用水安全分离膜、生物膜填料、海水淡化用反渗透膜、工业废水及污水资源化利用分离膜等纺织基过滤材料;发展交通工具用纺织品,推动绿色环保、智能型、多功能复合车用内饰纺织材料的研发应用,加强与高速动车、地铁车辆、磁悬浮车辆以及汽车内饰的纺织品研发及本土化生产;发展民参军用纺织品。
  “仅以车用内饰纺织材料为例,如果我们的纺织企业,能够通过技术创新进入这一领域,株洲现有的机车整车和汽车整车制造企业,就能提供大量的订单和市场。”他说。
  在张为金看来,株洲的纺织服饰产业基础雄厚,目前缺乏的,正是科学的规划和强有力的政策引导。
  他相信,随着《规划》中各项具体内容的逐步落地实施,株洲纺织服饰产业续写芳华的那一天,不远。

 

责任编辑:市经信委